选择语言: En
028-67085899

  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是医疗工作中直接或间接用于诊断、监护和治疗的仪器。

  一般指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高值医用耗材主要是相对低值医用耗材而言的,主要是属于医用专科治疗用材料,如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人工关节、其他脏器介入替代等医用材料;

  低值医用耗材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引流袋、留置针、无菌手套、手术缝线等;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的仪器、设备、器具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包含医用医疗设备、家用医疗设备;

  即IVD,是指在之外,通过对样本进行检测而获得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从细分市场来看,根据医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年版)》测算,2018年,医疗设备市场是中国医疗器械最大的细分市场,市场规模约3013亿元,占比56.80%;其次是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市场规模约为1046亿元,占比19.72%;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为641亿元,占比12.09%;IVD市场规模为604亿元,占比11.39%。

  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34998亿元,同比增长4.6%,预计到2025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规模将达近41885亿元,2014-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4.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居民医疗消费的增长,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2019-2021年医疗器械市场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销售规模达到了6819亿元,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大幅上升,2020年医疗器械的销售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同比增长15.5%,接近全球医疗器械增速的4倍,中国也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2021年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增长,2021年医疗器械的销售规模将达到8912亿元,同比增长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从医院的高端医疗器械的配备到便捷的家用医疗器械都将迎来高度的需求增长,将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预计2026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收入将达到1.58万亿元。

  小结:我认为,从行业增速的角度来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复合增速超高于全球医疗器械和国内药品市场增速,也高于整体卫生费用12%的增长。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带动行业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患病率的提升,居民对医疗、药品、器械整体需求将会持续增长。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日益加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

  13.5%。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与人口规模的自然增长共同,提供了医疗器械行业持续自然增长的逻辑支撑。

  从一些代表性领域可以看到我国当下医疗器械配置情况的客观差距,如:每百万人的配置CT台数,我国2019/2020年达到18.6台,日本这一数据在2017/2018年则为111台;每百万人的配置MRI台数,我国2017/2018年为6.6台,而日本同期则达到55.2台;每十万人拥有的重症病床数,我国2019/2020年为5张,而美国为约26张,德国更是达到34张。

  例如,近期出台的贴息等资金支持政策正在以较快速度落地,有望对医院在医疗器械的采购形成拉动。10月以来,贴息政策实际落地速度超越了市场先前预期,全国已上报超过2000亿元的医疗设备需求。又比如创新器械不纳入医保谈判、种植牙服务降价温和等。4)外资主导的格局正在被逐渐打破,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国产厂商市场份额在诸多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均表现出显著的提升趋势,外资主导的格局正在被逐渐打破。以CT和超声为例,CT的2017/2019/2021年的国产化率按保有率口径来看分别为:8.5%/11.3%/15.3%;超声的2017/2019/2021年的国产化率按保有率口径来看分别为:8.2%/12.5%/20.7%。

  在政策支持以及国产龙头技术突破的背景下,我们预计未来行业将继续保持国产化率提升的态势,尤其是针对一些国产化率相对更低的领域,如内窥镜等。

  做投资要要在鱼多的地方捕鱼,医疗器械完全可以说是牛股集中营,数据显示:过去10年美股共诞生14支市值100亿美元以上的十倍医药股,其中8支为创新医疗器械股票。

  我们认为,从美股对标情况来看,复盘美国过去30年医药板块涨幅前10的公司,基本每隔10年医疗器械公司占比都接近一半,但是反观国内2000年以来医药内部涨幅前10的基本都是药品类,以及后来居上的医疗服务类,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后期具有一定的爆发潜力。

  随着疫情逐步回暖,医药行业需求有望恢复增长,带动医药行业增速提升。国常会针对医疗等9大领域发布了贴息政策,我们预计医疗设备相关贴息约2000亿元,将对医疗行业市场带来显著增量。

  近年医疗机构门诊量下降及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医疗机构的设备更新和购置需求受资金问题压制,此次财政贴息有望阶段性释放医疗机构采购需求,推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医疗设备采购高峰期。

  2021年一季度,医药生物行业实现净利润601.15亿元,同比增速109.85%,达到近几年的峰值。然而,当年的半年报显示,行业业绩增速快速下滑至41.63%。虽然一季度的高增长有前一年基数低的原因,但对于增速大幅的滑坡,市场仍给出了负面的回应。二季度医药板块见顶回落,开启了超过一年的业绩增速下滑,包括行业龙头在内,概念股遭遇了估值和股价双杀行情。

  2022年三季报数据有所好转,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医药生物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963.23亿元,同比增速11.59%,超过半年报的7.32%。

  疫情前,由于分级诊疗制度限制,医院的扩张受到限制。但新冠疫情暴露国内医疗资源不足、建设不够完整的弊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救治能力仍显不足,因而疫情后相关部门印发系列政策,鼓励以医院为代表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导医院基层分院建设。

  疫情前受到抑制的新医院立项数量压制得到明显的恢复,连续两年创新高。新建医院的交付能够有效扩容医疗器械市场,为行业提供新增量。

  由于国内医疗器械公司整体呈现小散乱格局,目前国内医疗器械生产型企业超过2万家,但90%公司收入不足2000万元,行业集中度尚低,前20家上市公司的市占率只有14%,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上市公司一般为行业龙头,有利于板块内上市公司。

  从基金配置比例来看,医药标配约7.5%,全基配置比例约6.4%,显示医药板块被公募基金低配,做空医药板块动能枯竭、低位医药板块有估值修复的内在驱动。

  2022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百亿私募管理人调研最多的行业为医药、电子、计算机,周度调研机构家数分别达134、121、92家。从个股层面来看,上周最受百亿私募管理人调研关注的个股为联影医疗、美亚柏科、新产业、立讯精密,周内分别受到26、21、20、20家百亿私募机构调研。

  当然,如果个人投资者不能对医疗器械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选择投资医疗器械指数,比如医疗器械ETF(159883)是目前A场中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ETF,具有流通性强,交易便捷,透明度高,交易成本低等指数化投资优势。

  总的来说,我认为,医疗器械行业低点已过,当前是公募基金持仓底、行业估值底、政策预期底、业绩反转底的四底共振。展望后市,医药行业有望实现困境反转焕发新生,看好医疗器械板块四季度及2023年行情。


永乐app官方网站
上一篇:2020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到8400亿元医疗装备 下一篇: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