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En
028-67085899

  肿瘤患者躺上治疗床,加速器根据实时的核磁共振图像,精准区分患者肿瘤组织和周围器官,通过高精度放射线照射肿瘤组织,医生全程“透视”并追踪肿瘤形态变化、实时调整治疗策略……今天上午,沪上首台磁共振加速器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式投入临床使用。磁共振加速器射线照射更精准,治疗过程更方便控制,患者正常组织保护更好,这意味恶性肿瘤的精准放射治疗又新添了一把“利器”。

  复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夏凡教授介绍了今天早上治疗的这位患者情况。这是一名70岁的胰腺肿瘤患者,由于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特别是肠道关系密切,传统放疗技术在治疗过程中难以实时追踪肿瘤与肠道位置关系的动态变化,限制了放疗剂量的提高。采用这一新的放疗设备,可以大大提高肿瘤和正常器官位置追踪的精细度,尤其是实现了根据每日解剖结构变化实时调整治疗计划,使得治疗的精确性和个体化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复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主任章真教授介绍,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也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它通过高能量的放射线照射肿瘤组织,实现杀灭肿瘤的效果。70%的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放疗早已不是既往公众认知中的“姑息性疗法”。

  据悉,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就像一把“隐形刀”,穿过体表,到达肿瘤组织,临床专家们通过各类方法,如运用适型调强放射治疗等技术,在尽可能增加对肿瘤组织杀伤力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通常情况下,在制定了放射治疗方案后,为了实现精准治疗效果,在放射治疗之前,临床专家还会借助CT、磁共振等影像设备对肿瘤进行“定位”,并勾划放射治疗“靶区”;在放射治疗期间,则控制加速器精准“打靶”,高效杀灭肿瘤。因此,对整体放射治疗过程的准确把控,是提升总体放疗效果的重要前提。

  在传统放射治疗过程中,由于用于诊断的影像设备和用于治疗的加速器是两套不同的设备,故而治疗过程中只能根据治疗前绘制的既定“靶区”进行,无法实时看到放射治疗过程中的肿瘤及正常组织的影像情况。章真教授表示,将影像设备和加速器结合在一台设备上,让医生能够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实时观察肿瘤状态和周围组织的运动,无疑可以引导放射线更精准地照射肿瘤,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减少放射治疗的并发症。

  据了解,此次投入临床使用的磁共振加速器,便是将磁共振和加速器融为一体。凭借高分辨率、无辐射的磁共振成像,实时显示患者肿瘤病灶的清晰边界,无疑为放射治疗医生增加了一双“透视眼”,能够全程监测肿瘤患者的病灶状态,进而引导放射线精准治疗。

  该院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胡伟刚教授介绍,目前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该治疗系统治疗的肿瘤患者主要为头颈部肿瘤、乳腺癌、肝脏肿瘤、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肿瘤,接下来,医院还将针对软组织肿瘤、食管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其他肿瘤开展治疗。

  为提升肿瘤放射治疗疗效和患者就医效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持续开展探索医产融合新模式,与大型医疗设备厂商合作研发放疗新设备,并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治疗水平、优化治疗流程,让肿瘤患者有了更多精准治疗的新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如今,多项医工交叉研究成果已经投入临床应用,并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例如,肿瘤医院与联影公司携手推出的世界首台一体化CT-linac,将模拟定位CT与放射治疗合二为一,首次放疗患者治疗不必奔波于多个场所,在一张治疗床上即可完成放疗全流程;此外,结合放疗靶区智能勾划技术和自动计划技术,打造的全球首个一站式“All-In-One”放疗方案,由多个专业人员协同,在同一个空间完成计划制定和治疗,压缩各个环节之间的等候时间,将既往3-15天左右的放疗全过程,缩短到二十几分钟,大幅提升放射治疗效率,有效缩短放疗患者的等候时间和多次来回奔波之苦。

  作为沪上唯一一家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医院近年诞生的多项创新成果,已经成为国内领先、齐肩国际的“复旦标准”和“上海方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教授表示,医院致力锻造以医学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瞄准国际前沿成果和国家战略需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深化医产融合创新“生态圈”,解决肿瘤诊治基础及临床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不断为患者创造更多可能。


永乐app官方网站
上一篇:AI 医疗设备的飞速发展推动医疗行业的变革 下一篇:福建这里核辐射超标?泉州有医疗设备未办辐射安全许可